您好,吴门美学艺术研究院官网!
wmwh01@126.com
吴门美学艺术研究院
象菩博古馆
可以喝茶的“博古馆” 可以看书的“艺术馆”
白云峰下两枪新
腻绿长鲜谷雨春
静试却如湖上雪
对尝兼忆剡中人 2017年4月19日至20日,在谷雨时节,吴门文化艺术中心和苏州市画协会联合在苏州大学举办了雨生百谷—画信公益讲座活动,大学生们在了解谷雨的同时认识了画信。 谷雨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六个节气,也是春季最后一个节气,每年4月19日~21日时太阳到达黄经30°时为谷雨,谷雨源自古人“雨生百谷”之说。 中国古代将谷雨分为三候:“第一候萍始生;第二候呜鸠拂其羽;第三候为戴任降于桑。”是说谷雨后降雨量增多,浮萍开始生长,接着布谷鸟便开始提醒人们播种了,然后是桑树上开始见到戴胜鸟。 所谓画信,就是插有图画的信,它是用中国传统的毛笔、墨、颜料等书画工具在宣纸制作的明信片描绘而成,它无需严谨的语言文字、无需高深的绘画技巧,它是一种大众化的交往方式。 吴门文化艺术中心一直以来致力于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的普及和推广,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写信似乎已经变得不寻常,但细细想来,如果在某一天, 你收到一封朋友或亲人亲手绘制的有图有文字的信,收到这世上独一无二的祝福该是多少欣喜阿。 秉持着吴门推广传统文化的宗旨,在谷雨这个美好的时节,沐浴着春风,享受着阳光。吴门文化中心的陈嵘老师受苏州大学中国传统文化传承协会之邀为苏大的莘莘学子带来了一场中华笔墨文化的传承讲座,学生们来自各个系科,以中文系居多,虽然他们可能不是绘画专业画得不够完美,但每一张都表达了自己当吋的所思所想,是一份真情的自然流露。画信与谷雨结合,与同学们一同体会不一样的传统文化,传递美好和希望。
在现场,陈老师和学生们分享了她的画信经历和由此收获的美好心情,学生们仔细听取陈老师的意见,认真画好每一笔, 并把自己在那一刻的真情实感用笔墨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把对于谷雨的理解与感受变成一张张唯美的画作,留下了一份美好的记忆。 学生们与老师之间还进行了激烈的讨论,大家把对于谷雨文化,吴门文化的理解和感受大胆的说出来。
吴门文化艺术中心和苏州市画信协会一直致力于传统文化的弘扬和普及,这次画信协会还赠送了一批笔墨颜料给苏大的学生,这是吴门文化艺术中心和画信协会普及传统优秀文化的一次成功尝试。
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苏大传统文化传承协会后序会继续开展中国传统节气画信主题活动,体会传统笔墨文化带来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