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吴门美学艺术研究院官网!
wmwh01@126.com
吴门美学艺术研究院
象菩博古馆
可以喝茶的“博古馆” 可以看书的“艺术馆”
夏日炎炎,蝉声阵阵,丁酉年六月十六,吴门文化艺术中心特邀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仇庆年老先生为广大市民带来了传统中国画颜料公益讲座。
本次讲座有很多业内专业人士、笔墨爱好者也慕名前来,大家都是传统中国画颜料的工艺和特点有着浓厚的兴趣。 仇老先生讲述了中国画颜料的历史与制法,传统颜料的制作仍是延用一日磨8小时, 磨过十几日,直到盆中声音敞亮,碎石消磨,才能获正果的老规矩。这些都不是现代工艺制作的颜料能比的。 除了传承传统,仇老先生还对某些工艺进行了革新。例如传统的“花青”颜料因无法承受宣纸上 漂白剂残留物的腐蚀,牢度不够,易褪色,仇老师便广觅材料,经数百次的研究试验,研制出一种牢度更强的“花青”颜料。 传统中国画颜料及印泥选材自天然植物、动物、矿物,经过挑选后,精细磨漂, 分别调以高级明胶和精炼树肪油煮炼而成。工序复杂,需要制作者有极高的手艺方可顺利完成。 仇老师介绍说,学习制作传统颜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1963年, 仇老师进入当时著名的姜思序堂国画颜料生产合作社学习手艺,就此与国画颜料制作结下不解之缘。 姜思序堂,创始于清乾隆年间,其出品的国画颜料始终坚持传统技艺的手法,在绘画界赞誉有加。 仇老师对传统技艺的执着一晃已49个年头。从当年的年轻小伙到现在年近七旬的老人,仇庆年的五彩人生走得艰辛而有价值。 仇庆年老先生还给大家展示了制作颜料的孔雀矿石、朱砂矿石等原材料以及手工制作后的成品, 原来传统中国画颜料是这样一步步制成的!大家近距离观察,深深为中国的传统制颜料工艺所折服...... 时间过得真快,讲座结束大家意犹未尽,问这问那…… 仇老师生动形象的讲座给大家上了一堂很好的传统文化普及课,感谢仇庆年老师!
磨过十几日,直到盆中声音敞亮,碎石消磨,才能获正果的老规矩。这些都不是现代工艺制作的颜料能比的。 除了传承传统,仇老先生还对某些工艺进行了革新。例如传统的“花青”颜料因无法承受宣纸上 漂白剂残留物的腐蚀,牢度不够,易褪色,仇老师便广觅材料,经数百次的研究试验,研制出一种牢度更强的“花青”颜料。 传统中国画颜料及印泥选材自天然植物、动物、矿物,经过挑选后,精细磨漂, 分别调以高级明胶和精炼树肪油煮炼而成。工序复杂,需要制作者有极高的手艺方可顺利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