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吴门美学艺术研究院官网!

wmwh01@126.com

吴门美学艺术研究院







活动花絮 | 吴门古琴雅集
来源: | 作者:pmo766ae3 | 发布时间: 2700天前 | 1435 次浏览 | 分享到:
吴门琴曲雅集,银壶煮玉泉。

清风来树下,共我弄丝弦。

雅集始终,一曲曲琴音,生趣盎然、

怡然自得。此时,万物俱静,

唯有翠鸟啼鸣,芳草脉脉。


十月十八,冬日夜。

苏城的斜塘没有北方那么嚣张和狂傲,

却也有着自己的风姿。

风儿没有了秋日的凉爽和适意,

裹挟着些丝丝的寒意。

街上,枫叶老去了,香樟漏风了,

只有松柏还是那么认真地绿着,

冷峻中有着高洁,炫耀着生命的灿烂。

繁华闹市之中,一隅清净之地:

吴门文化艺术中心,

这一晚,古琴爱好者,国学爱好者,

文人雅士都汇聚吴门,感受一场文化的盛宴。




古琴

修炼自己身形、气质、内心,

习琴时做到坐必端,势必正,听必专,

气必肃,意必静。

在过去古人通过弹琴,

修炼自己,得到的一些体会,

用文字记录下来。表达心境及感悟,

陶冶情操,修身养性。






《阳关三叠》


朱正明老师和刘俊老师

琴箫结合的《阳关三叠》,

初叠道珍重,再叠见相思,三叠传尺素,

让人在琴声流淌中看见纯纯的友谊。

此曲源自于唐代诗人王维诗《送元二使安西》,

这首七言绝句,被写成琴歌,广为传唱。






《忆故人》

追忆伯牙子期高山流水之情同时,

也表达了对在座知音齐聚一堂之喜悦,

弹琴时第一步要做到指与弦和,

弦与音和,出来的声音才愉悦,

其次要心与琴和,与意和,

最终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姑苏行》

刘俊老师的箫曲《姑苏行》,

乐曲旋律优美亲切,风格典雅舒泰,

节奏轻松明快,满满的都是老苏州人的回忆。



《酒狂》

吴门的古琴老师张莉的一曲《酒狂》,

乐酒忘忧,吴门饮茶,未饮便已微醺。




《梅花三弄》


在朱老师熟练的弹拨下,

琴音起承转合,虚实变换,

传递着梅花冰清玉洁,不畏严寒的品性,

从而领略《梅花三弄》的真正含义。




《渔樵问答

「曲意深长,神情洒脱,

而山之巍巍,水之洋洋,斧伐之丁丁,

橹声之欸乃,隐隐现于指下。」

乐曲开始曲调悠然自得,

后段豪放无羁,潇洒自得。





大家都静静的听曲,默默的品茶,

品味着美味的糕点水果,

仿佛带领大家回到了那个久远的年代,

细细品味那些古画中有的美景。






本次古琴雅集暂告一段落,

郭无象先生还带领大家参观了二楼的象菩博古馆,

细细讲述那些青铜拓片,甲骨文字,玉石孤品,

进一步了解中国传统艺术的历史与辉煌。

每位宾客还得到了吴门精心准备的伴手礼,

大家似乎都意犹未尽,

希望再和琴曲进行紧密无间的对话,

再更多的领略传统艺术之美。



吴门琴曲雅集,银壶煮玉泉。

清风来树下,共我弄丝弦。

雅集始终一曲曲琴音,生趣盎然、

怡然自得。此时,万物俱静,

唯有翠鸟啼鸣,芳草脉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