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吴门美学艺术研究院官网!

wmwh01@126.com

吴门美学艺术研究院







古物养神 宋砚之情 | 吴门文化
来源: | 作者:pmo766ae3 | 发布时间: 2572天前 | 2024 次浏览 | 分享到:
宋砚,是以实用与欣赏并重。宋人之所以重视砚,主要原因是它的发墨效果好,符合书画艺术家对研墨的各种要求。宋人同时对砚的色彩、纹理产生了极浓厚的兴趣,甚至成了一种追求。


吹尽西陵歌舞尘,当时屋瓦始称珍。
甄陶往往成今手,尚托声名动世人。


——王安石


象菩博古馆所藏

宋砚,是以实用与欣赏并重。宋人之所以重视砚,主要原因是它的发墨效果好,符合书画艺术家对研墨的各种要求。宋人同时对砚的色彩、纹理产生了极浓厚的兴趣,甚至成了一种追求。



宋代苏轼结绳砚拓片


宋代米芾兰亭砚拓片

在宋代,上至皇帝下至文人墨客,都醉心于风花雪月,它的时代特征也不同程度地反映在砚台上。除了注重质感外,还对砚的造型十分讲究,趋于多样化。
雕刻更讲究图案布局和谐,技法有深雕、浅雕、浅浮雕、线刻等,线条细腻工整,刀法简洁流畅。



台北故宫博物馆藏—宋代雘村石风字砚

先贤曰:『文人之有砚,犹美人之有镜也,一生之中最相傍』。雅士无砚,似美人无镜。『良砚为砺友,宝镜为明友』。
无镜者不能正其身,无砚者不能载其道。砚之为用,可『点黛文字,曜明典章』。毫芒之间,笔下万言。



台北故宫博物馆藏—宋代澄泥括囊砚



文人爱砚,古以有之。苏东坡谓:『我友三益,取溪之石。与墨为入,玉灵之食。与水为出,阴鉴之液。
匪以万物,惟以观得』。文人性灵,于砚台之间得以寄托,窥天鉴地,以观大德。



北京故宫博物馆—宋代端石雕蟾纹长方砚


北京故宫博物馆—宋代三堂款陶砚

砚石之美,莫过于如玉者,文人常以玉比德,其风骨于半方砚台之上,与内心做着无声关照,心旷神远。
明人陈继儒言:『笔砚精良,人生一乐,徒设只觉村妆』。雅物万千,得其神者,方可『澄怀味象』,以致无穷。





象菩博古馆所藏宋砚




砚式长方抄手式,取材端砚。砚材硕大,形制规整。砚堂平坦,砚池深峻,前端高耸砚墙。深窝处以花形雕刻,线条柔美中透露出刚劲。
长方形抄手砚为宋代砚之主流,明本砚便为此种佳品,颇具古意,得赵宋之神韵。





此砚特别之处在于雕花,一直大鹅盘踞于上,栩栩如生,以砚堂为珠,造型别具一格,雕工精细。


羽毛清晰可见,可见工艺反复,雕刻入微。『砚者,研也,可研墨使和濡也』。研磨墨香,如同研心。随着发墨弥香,文人万虑得以静息太古。





砚式圆润,砚面平坦,受墨处微凹,前端是莲花展开式样,朴素中带着柔和,极具文人气息。砚石质细腻古朴,包浆厚,呈铜灰色,置于案头,朴素唯真。





此砚造型小巧,呈风字形。质地较细,砚体薄而轻。砚首高翘呈圆弧形,两侧折腰。
其砚盘踞着一只小壁虎,生动可爱,尾巴卷翘,四只伸张,俏皮有趣。砚质感强,古色古香。






风字形。砚面池堂一体,砚首高翘,内凹呈凤池。砚两侧出峰,如刀削成,线条平直而流畅,砚素洁。
砚面下泻形成砚池,砚堂表面光滑细腻。置书斋,则承载着文人的审美情趣和内心观照。


吴门象菩书房




象菩博古馆所藏



在道德理性和文人操守之中,

追求朴素,崇尚自然。

使所制砚台『润涩相兼,浮津耀墨』。

在与古为新之中,品格自身,

尽达审美臻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