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帽椅起源于魏晋,在敦煌285窟西魏时期的壁画上就已出现这种椅子的造型。到了五代时期,南唐画家王其翰《勘书图》中所描绘的人物坐椅已和明式官帽椅造型基本一致。
官帽椅—起源
官帽椅起源于魏晋,在敦煌285窟西魏时期的壁画上就已出现这种椅子的造型。
到了五代时期,南唐画家王其翰《勘书图》中所描绘的人物坐椅已和明式官帽椅造型基本一致。
按形制,官帽椅有出头和不出头之分,不出头的官帽椅被称为南官帽椅,
是因为它在南方使用的比较多之故。 明代中后期,由于南洋高级木料源源不断地输入,
使这种框架式造型的椅子有了雄厚的原料保证,最终使官帽椅成为明式家具的典型代表。
这次,我们就要介绍吴门艺术中心—象菩博古馆馆黄花梨藏扇面形南官帽椅。

王世襄先生藏扇面形南官帽椅

王世襄先生藏扇面南官帽椅背板纹样图
官帽椅的构成关系中,除座面与靠背板以外,其余所有的构件都表现为某种“线”的状态。
官帽椅中的所谓的“线”是指搭脑、椅腿、扶手、联帮棍以及鹅脖等部件。
而且,官帽椅中的“线”有长有短、有曲有直、有方有圆、有粗有细,变化极为丰富。
虽然,不同部件所表现的“线”的状态各不相同,但是,它们之间的关系却次序井然、
条理清晰。因此,官帽椅中的“线”既是对比变化的关系,又是和谐统一的关系。
官帽椅中的“线”彼此作用、相互映衬,构件了官帽椅的整体形态特征。
吴门艺术中心—象菩博古馆馆藏
黄花梨扇面形南官帽椅

吴门—象菩博古馆藏黄花梨扇面形南官帽椅
前宽:74.5cm 后宽:59.5cm
深:60.5cm 座高:50.5cm
通高:108cm


象菩博古馆所藏南官帽椅,造型大气,其搭脑和扶手两端不出头,
拐角圆润,流露出优雅圆浑的感觉。它采用“挖烟袋锅”式的榫卯制作工艺处理出平整、
流畅的效果。而正中靠背用厚材开出S形板,非常符合人体脊椎曲线,靠上去感觉非常舒服。


此椅为典型的明式家具,造型简洁大方,端正威严,线条优美。
现在很多人认为明式家具太过简单,其实不然,事实上明式家具的简单只是一种视觉上的假象,
当你真正深入地认识了明式家具,它会让你在简单之中,去感受家具中蕴含的复杂、
玄妙以及工艺上的难度,这才是明式家具审美趣味的最高境界。这种趣味巧合了现代意义上的曲高和寡的抽象。
吴门—象菩博古馆藏黄花梨扇面形
南官帽椅结构图

靠背板的牡丹纹浮雕
古时众多的中式家具中南官帽椅是以其高大、简约、线条流畅著称的。
几百年来如潺潺流水缓缓地流淌,端庄、大气,不管在古在今,在厅堂还是在书房,从容坐镇,安定祥和。